一张大屏,实时显示老人所在位置和活动状态;动动鼠标,老人是否离床、呼吸和心跳如何,一目了然。
今年4月底,贵阳市启用位于白云区的“智慧养老”示范点贵铝智慧幸福苑。尽管收费不低,该养老院仍吸引不少老人尝鲜,更有武汉、南宁等地的“候鸟老人”慕名而来,消费贵阳的“大数据+养老+旅游”服务。
预计到2020年,贵州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超过600万。大数据引领下的“智慧养老”,正为新时代下的养老消费拓展新空间。
智能设备监测老人健康状况:“养老院比家更安全”
坐落在白云区白金大道旁的智慧幸福苑,一眼望去,绿树成荫,安宁静谧,与周边车水马龙的街道、繁忙的商业氛围有点“格格不入”。
93岁的鞠茂贞是智慧幸福苑年龄最大的老人,今年6月27日入住,短暂磨合后,老人很快适应并享受起大数据带来的“智慧老年生活”。
在老人10多平方米的卧室内,床头柜上摆着孙子的照片、养老院国庆活动的照片,吸氧机就在一旁;一键按下墙上的呼叫器,立马有人来查看;掀开床单,一张智能床垫能实时感应监测老人是否夜间频繁翻身、是否呼吸减弱,后台根据数据监测将自动提示报警。
90岁的姚维德老人,到智慧幸福苑已两个多月,他告诉记者,11月的一天深夜,他突然觉得身体不舒服,还没来得及按键呼叫,看护就通过监控平台观察到了,立马就来安排服药。“算是度过了一个‘有惊无险’的夜晚。”姚维德感慨,他见证了中国近一个世纪的发展历程,晚年能得到这么“周到”的照顾,十分欣慰,“家当然最好,但有了大数据,养老院比家更安全。”
数据“跑腿”:“快节奏”服务老人“慢生活”
在智慧幸福苑的大数据中心,记者看到,一张智慧AI大屏上,老人们的精准定位、活动状态等实时滚动,每位老人的“头像”右上方,都“漂浮”着不同颜色的小标识。“白色是‘熟睡’,绿色是‘体动’,蓝色是‘离床’,红色是‘设备离线’。”养老院工作人员一边介绍,一边点开头像,窗口随即弹出详细的健康档案,血糖、血压、病史等对比数据随即出现。
这个形如“中控大脑”的数据中心,包括定制化的营养搭配、出行定位防走失、智能床垫和穿戴设备、自动化分析运算后台、近300个智能监控摄像头、24小时管家服务站……通过该数据中心,可进行大数据监控、分析、预测,据此开展集中调度。
“老年人的生活虽然‘慢’,但管理和监控不能‘慢’,反而应该‘快节奏’。细节处大数据‘跑腿’,不仅节约了人力和时间成本,提高了管理效率,更因为大数据应用存在无限可能而让养老产业的‘延伸’也有无限可能。”智慧幸福苑总经理刘晶维说。
刘晶维介绍,今年4月29日,智慧幸福苑作为由贵阳市民政局与贵铝联合打造的“智慧养老”合作项目投运。该项目作为贵阳市“数博社区”养老示范点,立足于贵阳大数据发展优势,探索融合智慧养老、医养结合的新路子。
深耕老年数据资源:中高端养老产业迈上发展“快车道”
伴随高投入和高端养老服务而来的,是不便宜的收费。目前入住智慧幸福苑的老人中,一半年龄超过80岁,这些老人多患有一定程度的慢性疾病,且行动不便。养老院的收费根据老人护理需求的不同来确定,档次各有不同,但人均每月大概在6000元左右。
收费虽然不菲,半年来却先后入住了64位本地老人,他们主要来自云岩、南明和白云等城区,并多为离退休职工、高知分子,还不乏从外地慕名而来的候鸟老人。“从5月到10月,养老院共接待了来自南宁、武汉等城市的‘候鸟老人’共计500人次,其中80%的老人表示了还要再来的意愿。”养老院工作人员说。
在今年12月7日举行的2019中国康养大会上,“2019年中国康养城市排行榜50强”发布,贵阳与三亚、海口等城市一起进入前十,依托宜人的气候和舒适的康养服务,“中高端养老”正逐步成为贵阳的一张新名片。
12月18日,省政府发布2019年贵州养老服务业发展情况,截至去年底,全省65岁及以上高龄老人达379.08万人,占常住人口的10.53%。预计到2020年,全省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超过600万,失能和半失能老人达到100万以上。下一步,贵州将大力推广“生态贵州”“多彩贵州”“避暑养老胜地”品牌,推进“互联网+”养老服务创新发展,建立省级智慧养老服务云平台,整合各类养老服务资源,打造没有围墙的养老院,加速培育一批创新型养老服务企业。
“在政府的顶层设计下,抓紧技术创新,坚持大数据引领,贵阳的中高端养老产业正迈入发展‘快车道’。”刘晶维说,下一步,智慧幸福苑将与贵州伯克利大数据创新研究中心探索建立“老年人大数据实验室”,利用大数据模拟老年数据画像,深耕老年医疗和文娱等数据资源,用5G、物联网等新技术,进一步开发“社区老年人定制外卖”“社区老年人线上线下康养服务”等新业态、新产品,引领“银发经济”走向分众化、中高端。 |